2021年09月28日14:58:31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重慶市巴南區
2020
年預算執行情況和
2021
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大會審議
,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
2020
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財政平穩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全區財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區人大批準預算和各項決議決定,加大稅源經濟培育力度,多渠道籌集財政資金,堅持節用裕民、量入為出,牢固樹立過
“緊日子”思想,全面推動財政改革管理各項工作,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
2020
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表
單位:萬元
收入
執行數
支出
執行數
總計
1148589
總計
1148589
一、本級收入
540978
一、本級支出
976667
稅收
413326
二、轉移性支出
171922
非稅
127652
上解市級
77306
二、轉移性收入
607611
地方政府一般債券還本支出
500
00
市級補助
364999
地方政府外債還本支出
12
調入資金
130850
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4178
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
105600
結轉下年
40426
上年結轉
6162
——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40978
萬元,增長
4.8%
,增幅列中心城區第二位,完成預算的
100.8%
(調整預算,下同),其中:稅收收入
413326
萬元,下降
11.7%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調入資金、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上年結轉等
607611
萬元后,收入總計
1148589
萬元。
——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976667
萬元,增長
5.2%
,完成預算的
102.0%
,加上上解市級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下年等
171922
萬元后,支出總計
1148589
萬元。
2.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
2020
年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表
單位:萬元
收入
執行數
支出
執行數
總計
1151377
總計
1151377
一、本級收入
540978
一、本級支出
831438
稅收
413326
二、轉移性支出
319939
非稅
127652
上解市級
77306
二、轉移性收入
610399
補助鎮街支出
152815
市級補助
364999
地方政府一般債券還本支出
50000
鎮街上解
7640
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4178
調入資金
130850
地方政府外債還本支出
12
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
105600
結轉下年
35628
上年結轉
1310
——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40978
萬元,增長
4.8%
,完成預算的
100.8%
,其中:稅收收入
413326
萬元,下降
11.7%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鎮街上解收入、調入資金、上年結轉等
610399
萬元后,收入總計
1151377
萬元。
——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831438
萬元,增長
7.8%
,完成預算的
10
0.5
%
,加上上解市級支出、補助鎮街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地方政府外債還本支出、結轉下年等
319939
萬元后,支出總計
1151377
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0
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執行表
單位:萬元
收入
執行數
支出
執行數
總計
1252922
總計
1252922
一、本級收入
3202
一、本級支出
913698
二、轉移性收入
1249720
二、轉移性支出
339
224
市級補助
878610
上解市級
783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新增)
1440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
(再融資)
7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再融資)
700
調出資金
117388
上年結轉
226410
結轉下年
220353
——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3202
萬元,增長
8.3
%
,完成預算的
10
6.7
%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含土地成本
670891
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上年結轉等
1249720
萬元后,收入總計
1252
922
萬元。
——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913698
萬元,增長
31.4%
,完成預算的
100.4%
,加上上解市級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結轉下年等
339
224
萬元后,支出總計
1252
922
萬元。
2.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0
年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執行表
單位:萬元
收入
執行數
支出
執行數
總計
1251861
總計
1251
861
一、本級收入
3202
一、本級支出
895279
二、轉移性收入
1248659
二、轉移性支出
356582
市級補助
878610
上解市級
783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新增)
144000
補助鎮街支出
18419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再融資)
7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再融資)
700
上年結轉
225349
調出資金
117388
結轉下年
219292
——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
3
202
萬元,增長
8.3
%
,完成預算的
10
6.7
%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含土地成本
670891
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上年結轉等
1248659
萬元后,收入總計
1251
861
萬元。
——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895279
萬元,增長
32.7%
,完成預算的
100.4%
,加上上解市級支出、補助鎮街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結轉下年等
356582
萬元后,支出總計
1251
861
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1.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
15926
萬元,完成預算的
100%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
1
萬元,收入總計
15927
萬元。
——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
2464
萬元,完成預算的
100%
,加上調出資金
13462
萬元,結轉下年
1
萬元,支出總計
15927
萬元。
2.
區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與全區收支數據一致(略)。
(四)財力及收支平衡情況
2020
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
560106
萬元,加上各種轉移性收支,當年財力為
192
1037
萬元,加上上年結轉
232572
萬元,全區總財力
2153609
萬元,減去地方財政支出
1892829
萬元,年末收支結余
260780
萬元??鄢Y轉下年繼續使用的市專項
254
606
萬元,凈結余
6174
萬元。
(五)向下級財政轉移支付情況
2020
年區對鎮街轉移支付
163594
萬元。其中:財政體制補助及結算補助
105545
萬元,保障各鎮街運行及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專項補助
65689
萬元,重點投向社會保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市維護、農村公路建設等;鎮街上解
7640
萬元。
(六)預備費、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使用情況
2020
年區本級預備費預算
15000
萬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洪搶險、農村公路水毀整治等支出
9268
萬元,其余
5732
萬元納入財力統籌使用。
2020
年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4178
萬元,為當年一般公共預算超收收入,區本級未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2020
年末區本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累計余額
9175
萬元。
二、
2020
年落實區人民代表大會預算決議情況
按照第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關于重慶市巴南區
2019
年預算執行情況和
2020
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及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的調整預算,現將落實區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及各項決議情況報告如下:
——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類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讓利企業
28
億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用好中央直達資金。
全年共爭取及撥付中央直達資金
8.1
億元,直達基層,惠企利民。
優化財稅扶持政策。
兌現園區財稅扶持資金
3.6
億元,積極向上爭取高新區拓展園市級增量財稅扶持補助。優化全區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加大風險補償金、企業銀行貸款貼息力度,為企業恢復壯大發展快速輸送
“血液”。
——
加大疫情防控和洪災應急保障。
統籌推進抗疫抗洪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和抗洪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效果。及時籌措資金
5.4
億元,全力保障防疫物資供應,推動公共衛生體系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建設。出臺區級
“
30
條
”
扶持政策,支持疫情后的復工復產。緊急安排
1.1
億元,保障抗洪搶險需要,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成功戰勝百年一遇
“
8
·
20
”特大洪災。
——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落實債務風險管控主體責任,實行債務限額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穩妥化解存量債務,政府債務處于綠色區間,債務風險整體可控。
支持打好脫貧攻堅戰。
加大資金保障、政策支持和管理監督,投入
2700
余萬元,實施精準扶貧項目
30
個。支持扶貧項目建設和扶貧產業發展,
“
兩不愁三保障
”
突出問題動態清零。
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采取
PPP
模式推進花溪河綜合整治?;I集
6.5
億元,支持全區生態環保建設,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查整改等相關工作,全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支持提升產業發展效益
。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
安排
2.4
億元,支持戰略平臺引進、園區載體建設,促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推動
“巴南制造”向“巴南智造”邁進。
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安排
2.2
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國際免疫研究院設備采購,逐步壯大全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
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安排
1
億元,落實軍民融合產業扶持政策,大江科創城項目納入市級戰略重點推進。
支持創新驅動戰略實施。
投入
1
億元,發揮財政資金的產業引導作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支持重點行
業產業開展
“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
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投入
1.2
億元,擴面深化農村
“三變
”改
革,建成高標準農田
3.3
萬畝,做強四大高效農業。
支持商貿產業發展。
安排
1.3
億元,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支持開展乘用車銷售惠民活動,培育扶持東盟班車貨值貨量增長,提升商貿流通綜合競爭力。
——
支持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
。
爭取新增政府債券
20
億元,支持了衛生、交通、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推進產業園區投資增長?;I措
11.9
億元,實施交通三年行動計劃,建成
“四好農村路”
175
公里、干線公路完成
80
公里?;I集
4.6
億元,加快渝黔高速復線、新燕尾山隧道等項目征地拆遷工作推進。安排資金
2.5
億元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
穩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在幼有所育上,
安排資金
1.6
億元,大力發展公辦園,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
54.8%
、普惠率達到
78.9%
。
在學有所教上,
投入建設資金
6.5
億元,新建投用中小學校
3
所,改善了一批學校辦學條件,安排學生資助資金
8589
萬元,資助困難學生
6.9
萬人次。
在勞有所得上,
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兌現
381
戶企業穩崗補貼
5610
萬元,穩定就業
3.3
萬人。安排就業補助資金
4769
萬元,促進新增就業
3
萬人。
在病有所醫上,
籌集資金
5
億元,支持三甲醫院建設,區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I集資金
3.4
億元,推進區二院遷建鹿角新城、區精衛中心住院部等項目建設。安排基層醫療機構
“兩核一補”經費
1
億元,保障基層醫療機構正常運轉。
在住有所居上,
安排
5825
萬元用于地災導致的
7206
間隱患房屋治理、農村
D
級危房改造
等項目實施
。
在弱有所扶上
,
投入資
金
1.8
億元,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價格補貼等社會救助
政策,兜底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與管理。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平臺公司銀行賬戶管理及政府性資金存放管理,優化政府性存款資源配置,實現銀行機構存貸款余額
超
2000
億元目標
。強化預算執行,實行
“月通報、季匯報、半年約談、年度考核”,促進單位加快資金分配及項目推進。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拓展重點績效評價范圍,加強評價結果應用,實現年初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編制和全部項目自評全覆蓋。強化財政監督檢查,組織開展行政事業單位、代理記賬機構會計監督檢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
2020
年全區財政系統嚴格落實《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人大批準預算,認真落實人大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全年辦結人大代表議案建議
25
件,政協委員提案
24
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有力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
各位代表,
2020
年是全區財政極不平凡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認真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以及代表委員們監督指導的結果?;仡欉^去五年,全區財政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面對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面對減收增支的嚴峻挑戰,迎難而上,推動財政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全區財政實力邁上新臺階。
——
“
十三五
”
時期,財政收支規模實現新跨越。
——
五年來,
我們始終把壯大財力擺在突出位置,
轄區稅收
收入從
“十二五”末的
69.2
億元增加到
103.
8
億元,
2018
年起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大關,年均增長
8.4
%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
“十二五”末的
33.6
億元增加到
54.1
億元,年均增長
10.0
%
,其增速近四年均位居中心城區前二位,總量從
“十二五”末的中心城區第七位躍升至第四位。區級稅收收入從“十二五”末的
30.1
億元增加到
41.3
億元,年均增長
6.6
%
。全區綜合財力從
“十二五”末的
129
億元增加到
192
.1
億元,年均增長
8.3
%
。
——
五年來,
全區財政支出規模逐步擴大,結構不斷優化。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
“十二五”末的
62.5
億元增加到
97.7
億元,五年累計投入
420
億元。財政支出重心逐漸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基層和困難群眾傾斜。五年來
教育累計投入
72.3
億元,比
“十二五”增加
16.5
億元,增長
30%
,新建中小學校
23
所、新增公辦幼兒園
98
所、普惠幼兒園
83
所。衛生健康累計投入
45.3
億元,比
“十二五”增加
22.2
億元,增長
96.1%
,成功創建三級甲等、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各
1
家、甲級鄉鎮衛生院
3
家,人均預期壽命
78.44
歲。社會保障累計投入
50.2
億元,比
“十二五”增加
9.7
億元,增長
23.6%
,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脫貧支出近
8
億元,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通過對鎮街財政體制的逐步完善,對鎮街補助
72.4
億元,較
“十二五”增加
36.8
億元,增長
1
倍。
——
“
十三五
”
時期,全區重點戰略部署落實得到有力保障。
——
五年來,我們堅持用政府收入的
“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2016
年以來累計新增減稅降費
105
億元,企業負擔明顯減輕,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社會效益逐步釋放。
——
五年來,我們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精準聚集增強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支撐能力,
積極支持創新發展,科技投入
6.6
億元,比
“十二五”
增長
58.3%
。同時,
優化研發和新產品財政獎補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促進全社會研發累計投入
87.1
億元,增長
8.7
%
。積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通過統籌好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債券資金共計
521
億元,完善
“資金池”與“項目池”對接機制,有力支持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化建設、鄉村振興等重點戰略順利推進,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達
1700
億元以上。堅持
穩外貿、穩外資,積極支持消費提質擴容,推動開放通道建設,
商貿類投入
4
億元,比
“十二五”
增長
38%
。積極支持綠色發展,
不斷增強環保投入和資金調度能力,
環保類支出
12.7
億元,比
“十二五”
增長
27.8
%
,同時撬動社會資本投入
89
億元,實施花溪河全域綜合治理等一批重大項目。
——
五年來,我們準確把握好財政有所作為的邊界和重點領域,支持南投集團創建
AA
+
主體
信用評級,巴洲文旅集團組建,極大增強全區融資能力。
同時,加強風險防控,建立應急周轉金專戶,
出臺債券資金管理、風險預警、應急預案、平臺公司監管等債務管控辦法,構建債務風險管理制度閉環,
通過加大土地出讓、國有資產處置、暫?;蛘呔徑ú糠猪椖康却胧?積極穩妥地推進隱性債務有序化解,
全區融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
“十三五”時期,財政改革管理得以縱深推進。
五年來,我們按照
“
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
”
的總體要求,著力推動落實一系列預算管理改革,零基預算、零結轉、預算公開評審、預算績效管理等制度持續深化。
統籌整合政府存量資源,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平臺公司銀行賬戶管理及政府性資金存放管理。繼續完善專項資金、政府采購、投資評審、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財政票據制度體系,確保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高效運行。
各位代表,
展望未來五年,我區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區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區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但是,受新冠疫情、經濟下行以及減稅降費等因素的持續影響,我區財政仍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
一是
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
全區
產業支撐能力尚待加強,五大產業集群正處于培育期、成長期,未來一段時間
財政收入增速預計呈現放緩趨勢
。同時,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城市品質提升、生態環保
建設等重點領域都需要財政繼續加大投入,
收支平衡壓力突出。
二是風險防控壓力較大。
債務規模仍然較大,
防范化解債務風險任務仍然艱巨。
三是預算管理有待加強。
資金使用績效不夠高、部分資金閑置浪費等問題仍然存在,預算管理的約束力不夠、不規范使用財政資金的行為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
三、
2021
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時期。巴南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為統領,努力實現“六個新”發展目標,著力建設“一區五城”,打造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這為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源頭活水。
2021
年是
“十
四五
”規劃開局之年,全區財政系統將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區人大批準預算,
科學研判財經形勢,系統謀劃財政工作,
積極推動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努力開創財政改革發展新局面。
(一)
2021
年預算編制及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
2021
年預
算編制和財政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
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自覺把財政資源配置、財政政策落實、財稅體制改革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考量和謀劃,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
定。
為更好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區委區政府確定的
2021
年
工作目標順利實現,全區財政緊緊圍繞區
政府
2021
年八
個方面工作重點,提出了
七個方面的重點支出政策
和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好財政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
(二)
2021
年財政預算主要支出政策
一是支持創新驅動方面。
進一步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和支持方向,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安排科技創新資金
6000
萬元,支持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高效運用種子投資基金、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等,放貸突破
2
億元,支持
“
專精特新
”
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安排人才開發專項資金
1700
萬元,深入實施英才計劃、鴻雁計劃、箐英計劃。安排
2000
萬元,持續推進環理工大學雙創生態圈建設。
二是支持現代產業建設方面。
統籌現有專項資金,對應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創新策略給予支持,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安排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資金
7800
萬元、生物醫藥產業專項資金
5000
萬元、軍民融合發展資金
5000
萬元、商貿產業集群專項資金
1500
萬元等,大力支持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有序推進汽摩、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按政策兌現產業扶持資金,支持園區基礎設施、中小企業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圍繞補鏈建鏈強鏈,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三是支持深化改革開放方面。
強化財政資金、國有資產、金融資源協同,形成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做大南投集團、巴洲文旅集團資產規模。加強與國企、央企合作,積極探索國有資本投資土地開發。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安排西部陸海新通道產業發展資金
2000
萬元,發揮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效應。安排文化產業及旅游發展專項資金
3
0
00
萬元,
高水平辦好菊花藝術展、實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新增公共場地
2
萬平方米。深入開展
“
四規范一清理
”
工作,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幫助企業
“
輕裝上陣
”
。
四是支持打造宜居城市方面。
抓住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政策機遇,最大限度爭取專項債券,全力配合推進新燕尾山隧道、開成路、鹿角隧道、鐵路樞紐東環線等
13
個重點交通設施項目加快建設。統籌
1.9
億元市政資金,積極支持新建改建公廁、新增城市公共綠地、生活垃圾分類等公益性項目實施,鞏固創衛成果。積極對上爭取對接政策資金,落實
5500
萬元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做好項目包裝,力爭將重大項目征地拆遷資金納入市級盤子統一融資解決。
五是支持鄉村振興方面
。按照
“五大振興”要求,著力構建完善財政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新增
“
強鎮帶村
”
資金
5000
萬元,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一體化。新增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經費
5000
萬元,支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
9
項改革任務推進落實。
加
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
安排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資金
1.7
億元,加快農業現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安排農村公路建設、水毀整治、農村飲水安全等資金共計
1.1
億元,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配套專項扶貧資金
12
5
0
萬元,推進試點村建設。
六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
聚焦
“治水”“建林”“綠坡”“禁漁”“防災”“護文”,以更大決心開展污染治理,更大力度推進生態建設修復。安排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項經費、河長制專項資金、污水管網建設經費
1
億元,強化
“三水共治”、實施“清水綠岸”生態擴容。安排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
1000
萬元,開展生態治理修復及地災地質防范。
七是支持辦好民生實事方面。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補貼政策,發放貸款
4500
萬元以上。推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及校園保安等專項經費
1.4
億元,鞏固完善義務教育成果,繼續支持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改善。繼續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支持推進肝膽與腫瘤特色高端醫院、疾控中心、護士學校遷建等項目建設。推進社區養老全覆蓋,完善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托底政策,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落實資金
1.2
億元,實施網格化服務陣地、智慧警務建設,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安全感。統籌文體發展資金,加快建設新一輪全民健身體育設施,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安排民生實事資金
10.3
億元,扎實辦好
2021
年十大民生實事。
上述支出政策中,涉及預算草案批準前必須安排的人員、基本運轉等支出,按照《預算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已作相應安排。
(三)
2021
年財政重點工作
2021
年,全區財政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和上述指導思想,采取有力措施,確保
2021
年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一是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全力穩投資穩增長。
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把
“六穩”“六?!睌[在優先位置,足額兌現養老、低保、困難救助等提標政策。創新運用財政政策資金,大力支持制造業、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等發展,推動傳統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深化政府投融資改革,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充分發揮南投集團、文旅集團等公司投融資作用,用好政策性貸款等金融資源,同時鼓勵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吸引社會資本和市場主體增加投入,降低資本金比例,減輕財政投入壓力。
二是多渠道籌
集財政資金,保持財政收入及財力穩定增長
。
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充分釋放體制機制調整所帶來的制度紅利,努力培育和挖掘新的收入增長點,確保財政收入增長有質量、可持續。密切跟蹤土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推進,確保土地出讓稅收及時入庫。強化重點稅源清理工作,抓好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統籌做好
“
三資
”盤活,加大鎮街、學校閑置資產的盤活力度,為持續發展爭取財力空間。積極向上爭資引項,加強項目儲備,多渠道爭取政府債券資金、專項資金和政策支持。
三是牢固樹立過
“
緊日子
”
思想,強化財政支出管理。
嚴格支出管理,堅持節用裕民、量入為出,持續深化
“
緊日子十條
”措施,嚴控一般性支出,將騰退資金主要用于
“
六穩
”“
六保
”
工作。嚴格支出預算執行,探索按季度收回未達序時進度的區級預算資金機制,促進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嚴格執行
“零結轉”制度,區級預算資金年終全額收回。強化考核運用,將預算執行納入黨政實績目標考核和預算績效考核,與下年預算安排掛鉤。
四是
持續強化底線意識,切實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
持續優化政府債務期限結構和利率水平,做好債務風險評估及預警
工作。按照
10
年化解計劃,穩妥有序化解隱性債務。落實平臺公司債務風險防控主體責任,確保到期債務足額償還,確保債務不逾期、資金不斷鏈。強化違法違規舉債追責問責。規范單位暫存暫付款管理,開展財政資金專項檢查工作,堅決整改專項巡視、審計等發現的問題,切實防范資金運行風險。
五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財政制度體系建設。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落實績效評價結果、監督檢查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
加快推進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建設,
以信息化驅動預算管理現代化,規范和統一預算管理工作流程、要素和規則,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嚴格規范預算調劑行為,未經嚴格審批程序預算單位不得調劑使用項目資金。完善支出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大預算公開力度,提高財政透明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研究并優化采購評審流程,進一步提高評審時效和評審質量。
四、
2021
年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1.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
2021
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表
單位:萬元
收入
預算數
支出
預算數
總計
935893
總計
935893
一、本級收入
568
000
一、本級支出
873884
稅收
475
000
二、轉移性支出
62009
非稅
9
3000
上解市級
62000
二、轉移性收入
367893
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
9
市級補助
196952
調入資金
130515
上年結轉
40426
——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
5680
00
萬元,增長
5%
,其中:稅收收入預計
475
000
萬元,增長
15%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調入資金、上年結轉收入等
367893
萬元后,收入總計
935893
萬元。
——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
873884
萬元,加上上解市級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等
62009
萬元后,支出總計
935893
萬元。
2.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
2021
年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表
單位:萬元
收入
預算數
支出
預算數
總計
938730
總計
938730
一、本級收入
568
000
一、本級支出
747791
稅收
475
000
二、轉移性支出
190939
非稅
9
3000
上解市級
62000
二、轉移性收入
370730
補助鎮街支出
128930
市級補助
196952
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
9
鎮街上解
7635
調入資金
130515
上年結轉
35628
——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
5680
00
萬元,增長
5%
,其中:稅收收入預計
475
000
萬元,增長
15%
,加上市級補助收入、鎮街上解收入、調入資金、上年結轉收入等
370730
萬元后,收入總計
938730
萬元。
——
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
747791
萬元,加上補助鎮街支出、上解市級支出等
190939
萬元后,支出總計
938730
萬元。
3.
區本級主要支出項目預算安排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過
“緊日子”的要求,對區級部門一般性項目壓減
20%
、重點專項壓減
15%
。在此基礎上,根據區級部門預算公開評審結果,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擬安排
747791
萬元,明細情況在
2021
年部門預算草案中詳細報告,按功能
科目分類如下:
——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安排
104852
萬元。
——
國防支出安排
3222
萬元。
——
公共安全支出安排
68131
萬元。
——
教育支出安排
167330
萬元。
——
科學技術支出安排
9564
萬元。
——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
11384
萬元。
——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
91475
萬元。
——
衛生健康支出安排
61182
萬元。
——
節能環保支出安排
19031
萬元。
——
城鄉社區支出安排
38092
萬元。
——
農林水支出安排
71728
萬元。
——
交通運輸支出安排
13747
萬元。
——
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安排
9343
萬元。
——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安排
7422
萬元。
——
金融支出安排
874
萬元。
——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安排
2403
萬元。
——
債務還本付息及債權發行支出安排
6792
萬元。
——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
36547
萬元。
——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安排
6
萬元。
——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安排
9226
萬元。
——
預備費安排
1
3
000
萬元。
——
其他支出安排
2438
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1.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
1
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表
單位:萬元
收入
預算數
支出
預算數
總計
825
447
總計
825
447
一、本級收入
3000
一、本級支出
544774
二、轉移性收入
822
447
二、轉移性支出
280673
市級補助
452094
上解市級
158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
1500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
150000
上年結轉
220353
調出資金
130515
——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
3000
萬元,加上市級補助收入(含土地成本
350000
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上年結轉收入等
822
447
萬元后,收入總計
825
447
萬元。
——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544774
萬元,加上上解市級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支出
280673
萬元后,支出總計
825
447
萬元。
2.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1
年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表
單位:萬元
收入
預算數
支出
預算數
總計
824
386
總計
824
386
一、本級收入
3000
一、本級支出
536385
二、轉移性收入
821
386
二、轉移性支出
288001
市級補助
452094
上解市級
158
地方政府裝修債券轉貸收入
150000
補助鎮街支出
7328
上年結轉
219
292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
150000
調出資金
130515
——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
3000
萬元,加上市級補助收入(含土地成本
350000
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收入、上年結轉收入等
821
386
萬元后,收入總計
824
386
萬元。
——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536385
萬元,加上上解市級支出、補助鎮街支出、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調出資金等
288001
萬元后,支出總計
824
386
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1.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
3700
萬元,加上市級補助收入、上年結轉等
61
萬元,收入總計
37
6
1
萬元。
——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
37
6
1
萬元,支出總計
37
6
1
萬元。
2.
區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與全區收支數據一致(略)。
(四)財力及收支平衡情況
202
1
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預計
5747
00
萬元,加上各種轉移性收支,當年財力預計
1161
639
萬元,加上年收支結余
260780
萬元,全區總財力預計
1422419
萬元,安排支出
1422419
萬元。
各位代表!做好
2021
年的財政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
全區財政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接受區人大的監督,認真聽取區政協的意見建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為的擔當,扎扎實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為全區
“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堅實的財政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