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0日15:42:00
欠債成本付出的成本太低,所以才導致“老賴”越來越多。
誠然,對于惡意逃廢債的債務人,確實懲罰力度不夠;但是這不意味著債務人欠債的成本太低;相反,債務人負債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負債后眾叛親離,家破人亡,長期深陷債務泥潭無法自拔,這就是債務人的負債成本。
很多人以為債務人借了錢不還債,過得心安理得,豪車別墅整天不離口。
但是,對于債務人來說,無時不刻不在經受著精神折磨。
失敗,被催收,家人失望,無一不摧殘著債務人。心理上的折磨才是真正的煎熬,后悔和內疚往往是最折磨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心理折磨是一種看不見傷口的內傷痛苦,是一種萬丈深淵,得裂心裂肺,說不出道不明的苦。
很多債務人因此患上嚴重的心理、精神疾病,或者抑郁,或者自暴自棄,或者有輕生的念頭。
有的債務人甚至害怕聽到電話鈴聲,甚至不敢拉開窗簾,即便是有汽車經過,都會嚇得一身冷汗。
所以,這叫“殺人誅心”。而這一切,局外人根本就無法理解。
什么叫親情成本?
最常聽見的話就是:有福同享,有難不能同當。夫妻一方負債,另一方覺得日子不好過了,提出離婚。
債務人不堪忍受催收,四處逃亡,拋家舍業,遠離親情。我的一個粉絲朋友,老婆在醫院待產,債權人瞅準時機威脅,自己被迫跑路,連孩子出生都無法親眼目睹。還有數十年如一日不能陪伴孩子。
還有的債務人遠離家庭在外打拼,父母生病,甚至去世都不能在床前盡孝,墓前守靈。作為任何一個丈夫,父親,兒子,是一輩子的痛。
所以,你還覺得債務人跑路很輕松嗎?
第三,資金成本
如果自己有錢,你愿意低三下四,甚至支付高額利息去借錢嗎?
我想
沒有一個人會這么!
也就是說,以為沒有錢,遇到了困難,才會開口借錢。所以,他們要為此付出情感,利息,甚至不對等的交易。
而負債后,利息,違約金,起訴費用,執行費等,都會讓資金成本無限增加。
所以,你覺得債務人沒有壓力嗎?
第四,未來成本
我們知道,時間是一天天向前的,人的年齡也是一天天增加的。
隨著年齡的增加,債務人的創造能力也會越來越弱,直至消失殆盡。
很多雄心壯志的債務人,因此失去了實現夢想的機會,也失去了家庭富裕,兒女成才的機會。
欠債后不能翻身,不僅自己生活艱難,更是給家庭帶來巨大災難,
你以為,債務人不在乎嗎?
第五,名譽成本
可能你要說了,連錢都不還,還要什么名聲?
恰恰相反,在所有人群中,債務人是最看重征信的,誰都知道,自己如果沒有信用,是不可能借到錢的。
債務人同時也知道,負債后更需要用誠信來維系自己的未來。
但是,當債務人無力償還的時候,就四個字:不講誠信!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很快,債務人失敗,破產,賴賬的負面信息便鋪天蓋地,讓他們無處遁形。甚至還會面臨拘留,坐牢,限制高消費,子女入學等。
從此,債務進入惡性循環!
債務人不在于“賴”,而在于償還能力。
不是所有不還錢的債務人都是“另類”,都是想賴賬。
正如大家所議論的那樣,只要你沒錢還,被起訴至法院,那肯定就會被納入失信人,這毫無疑問。
對于身無分文,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債務人,
你能用失信去評價他們嗎?能用懲戒施壓讓他們還債嗎?
顯然不能!化解債務糾紛,
不是說債務人欠債成本低,而是債務人有沒有償還能力。
一個字:“錢”,沒有錢,說啥都沒用。所以,你對自己的債務人真的了解嗎?
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逼迫,甚至起訴,不但要不回錢,反而讓債務雙方產生矛盾,債務糾紛更難化解,這是常識性問題。
那么,債務糾紛該如何化解?
對于債務雙方來說,能順暢地化解債務糾紛,這是共同的目標。一方面債權人挽回了損失,一方面債務人無債一身輕,能夠更好地創造財富和價值,享受家庭的溫暖。
● 恢復債務人的創造能力。
很多債權人以為,將債務人困在眼皮子底下,甚至搞進黑名單,債務人受到壓力就會還錢。要知道,他們遇到的不只是壓力,更大的是阻力。
有了這些阻力,他們如何奮斗,如何掙錢?
所以,將他們從被催收的籠子中解放出來,才是正道。
● 提高債務人的創造能力。
充分利用利他思維,逆向思維,幫助他們提高創造能力,這樣既讓他們能很快獲得償還能力,還會讓他們心生感恩,這才能從根本上達到和諧,順暢,迅速化解債務糾紛的目的。
當然,對于那些惡意逃廢債的行為,那就必須施重典用重刑。但是切記:一定要仔細甄別債務人,是有錢不還,還是暫時沒有償還能力?
一棒子打死,只能兩敗俱傷!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后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顧
欠的錢不要了,我要讓你一輩子躺在黑名單里!法院是你家開的嗎
欠債可以選擇不還?國家發布“新規定”,有7種債務無需再還
即使負債累累,也請不要害怕!
網貸逾期一年多,為何背后無人催收也沒被起訴?背后有這3點原因
絕不能把拘留和失信限高當成負債者的軟肋,承認債務的要政策保護
翰墨流和
歡迎關注
公眾號
該公眾號已被封禁